粽香·老屋 老屋曾是爷爷奶奶的住所,如今他们都已不在了,只留下老屋孤零零的矗立在那里,但那里始终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端午假期没有外出计划,便和家人一同去往老屋看看。老屋位于山区,是一座依山而建的普通民宅,房间不多但院子很大。院子里有一口老井,井水现在还是那么清甜甘冽,随时可取。除日常吃用外,井水还用来冰镇瓜果或提水泼地降温,它让我们整个童年的夏天都变得不那么炎热。北方的院子里有那么几颗老树,总是生长得枝繁叶茂,我们喜欢躲在浓阴下嬉闹玩耍,但时不时会掉下或红或绿的虫子 艺苑 2024年06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端午节里的童年味道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每当听到这首儿歌,就知道端午节要来了。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北方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习俗。在我们山西老家,包粽子这个风俗在端午节尤为盛行,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在包。我家每年都会包多种口味的粽子,例如红枣粽、肉粽、咸蛋黄粽和豆沙粽等。记得小时候,每逢端午节,家人就会提前买来粽叶、糯米、蜜枣、豆沙、鸭蛋、猪肉等食材,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包粽子。妈妈总会包我最喜欢的豆沙粽。 艺苑 2024年06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49 浏览
童年的“玩具树” 童年是快乐的,即使生活贫苦没钱买玩具,孩子们也都是无虑无忧、天真无邪地嬉戏玩耍。在我的记忆深处,由于家庭生活窘迫,父母很少给我们买玩具,童年时光的玩具大多是自己和父母用“笨思维”制造的“笨玩具”,让我们每天都在欢乐的笑声中度过。记得在我们家院子里,有一颗大枣树和一颗栗子树,它们的岁数都能当我的爷爷了。也不知道当时父母怎么有这样的奇思妙想,他们在两棵树伸展出的树杈上,用粗铁丝捆绑一根绳索和一根胳膊粗细的竹竿。每次我们哥儿几个放学回家或者做完功课后,就像小猴子一样攀爬上去 艺苑 2024年06月05日 1 点赞 0 评论 48 浏览
我的最后一个儿童节 清晨,我去单位上班,路过一所小学,看到人头攒动。操场上,彩旗飘扬,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孩子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精神振奋地为迎接“六一”国际儿童节做排练。此情此景,我的思绪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一下子回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记忆里,我的儿童节,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故乡的农村小学度过的。那时候,家里生活贫困,村里的小学条件差,但我们每年还是盼着儿童节快点来临,令我难忘的是小学时的最后一个儿童节。农村学校儿童节的庆祝活动主要是全公社举办合唱、诗朗诵、广播体操这几项。 艺苑 2024年06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9 浏览
儿时的儿童节 儿童节那天,应儿子的强烈要求,上午我陪他去了游乐园坐摩天轮、玩碰碰车;下午陪他去了书店购买他最喜爱的一套12本的《科学实验王》;最后在回家的路上拐进了肯德基大快朵颐。晚上,儿子带着满足和惬意进入了梦乡,我却怎么也睡不着了——我忆起了我儿时过儿童节的情景。那时农村孩子的儿童节,学校一般只上上午半天课,下午既不放假也不上课,而是全校师生一起搬着长条凳子,呼呼啦啦地来到村子外的小树林里过儿童节。程序是:最开始是校长讲话,至于讲些什么,我们也没有认真去听。 艺苑 2024年06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2 浏览
爱爬树的童年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爬树是一项充满乐趣和挑战的活动。每个生活在乡下的孩子都有爬树这项技能。我的故乡是一个被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的小村庄,村子里最不缺的就是树,有高大挺拔的杨树、枝繁叶茂的槐树、还有果实累累的各种果树,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爬树机会。那时候,每当放学后,我们一群小伙伴就会聚集在一起,开始我们的爬树冒险。村子西头的小树林是我们的秘密基地和游乐场。那里有一棵巨大的歪脖柳树,它的枝条垂得很低,树干歪到一边,离地面很近,我们可以轻松地爬上去。 艺苑 2024年06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40 浏览
北京的四季 北京,祖国的首都,也是我的家乡。我出生,成长,学习,工作,生活的地方。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宜人。春天的北京,到处花红柳绿,生机勃勃。路边绿化带、公园向阳的山坡上、乡间的田野里,到处都是刚刚探出头来的草芽。它们小小的,嫩嫩的,像害羞的姑娘,扭捏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真可以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形容。最早盛开的要数迎春花了,错落弯曲的藤蔓上,长满了金色的花苞,有的鼓得快要炸裂了,有的已经张开了嘴,有的则完全绽放了。它们簇拥着静静地开放,给人们带来了春的气息。 艺苑 2024年05月29日 0 点赞 0 评论 70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