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国际机场                                           ■企业/供图

        2020年投入使用的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国际机场(简称“桑岛国际机场”),如今已运行近两年,作为东非地区重要的枢纽机场,其年吞吐旅客量达到160万人次……前不久,该工程正式荣获中国建筑行业质量最高奖——鲁班奖,成为继北京建工集团境外首个鲁班奖——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后,获得的第四个境外鲁班奖。

         让西方监理认可中国标准

        2004年,建工集团进入坦桑尼亚市场,以援建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为起点开展总承包业务,对时任建工集团坦桑尼亚分公司党支部书记、现任建工国际部副总经理的熊玉章来说,桑给巴尔国际机场航空港项目最大亮点莫过于100%的中国标准实现落地。

        “这个项目我们使用的是进出口银行的贷款,采取EPC模式进行设计和制造,实现了从设计、采购、建造一体化的交钥匙工程,其中机场的所有设计都来自于我们企业的智慧。”熊玉章说。

        坦桑尼亚全国共有各类机场58个,在这一领域执行的是美国机场建设标准。让熊玉章和团队感到艰难的还有项目的监理方是全球机场领域著名的法国ADP公司。让习惯了欧美标准的当地政府和法国监理认可中国标准绝非易事。

        比如在停机坪设计上,中国民航标准,停机坪坡度要小于1%,而跑道与滑行道横坡要求是小于1.5%,但欧美标准认为飞机滑行到登机桥前都在运动,停机坪上机位滑行道部分也可以按照滑行道坡度来设计,坡度可以是1.5%。“当时因为这个标准和法国监理沟通了很多次,我们认为,如果按照区域划分标准,即便要增设排水沟设计,却更便于机场后续对停机坪上的机位做出调整,便于机场后续使用管理和运营安全。最后监理也认可了我们的做法。”熊玉章说。

         鲁班标准植入建造细节

        “项目位于海岛上,大部分材料需要从岛外运来,而85%材料甚至需要从国内发货。”熊玉章介绍,施工开始前,建工集团项目团队对机场建设每一个环节需要什么材料?哪些材料当地可以提供?哪些需要国内运抵等问题进行了逐条销项,与此同时配备了应急预案,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没有延误。

        施工环节,岛上许多工程使用珊瑚石作为路基骨料,但是经过测试后熊玉章发现,这些材料看似很硬,但是抗压数值不达标,为此建工集团施工团队决定从坦桑尼亚内陆运输砂石骨料,放弃每吨20美元的珊瑚石,选用每吨25美元的天然砂石,每吨运费更是高达75美元,“虽然该项成本提高了很多,但是从长远着眼,考虑到后续机场运营安全,我们要严格确保质量。”熊玉章表示。

        在大厅吊顶施工中,从国内运来的金属材料因为海运颠簸出现了扭曲现象,为此施工团队先制作了一个样板段看效果,并邀请业主和监理现场检验,安装好后,下午的光照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上午的光照下就出现了扭曲痕迹,虽然在监理眼中这些不算问题,但是项目团队还是与国内备货厂家联系,重新调整运输方案和加固措施,更换新材料抵达现场进行安装,熊玉章说:“为了实现最佳效果,我们必须严谨到毫米级。”

         学徒制为当地留下中国智慧

        虽然年吞吐量只有160万人次,但建设过程中所有的标准、材料和设备设施,建工集团施工团队都力求精益求精。

        比如屋面抗风承载力达到了抗18级大风标准,可以抵御台风冲击;安保设备各类硬件设施参数指标更是堪比大兴国际机场;14个民航专业系统建设,包含了民航广播系统、智能楼宇系统、行李分拣系统、民航值机系统、智能安保系统等内容,完全达到了一座国际级机场建设标准。中国智慧在此落地需要中国建设者推动,更需要当地参建人员共同努力。

        BARAKE是一名当地建筑工人,从最初与建工集团合作至今已有15个年头,刚来到工地时,BARAKE只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壮工,每天2美元的工资是他唯一的收入。参与到桑给巴尔岛国际机场后,BARAKE不仅通过学习具备了精湛的技术,还带着五六个人一起工作,从挣工资到带团队包活儿,BARAKE实现了人生逆袭,不仅借此练就了养家糊口的本事,还在当地买车买房。

        BARAKE只是建工集团诸多当地劳务的缩影,让这些当地农村劳动力变为技术工人,桑给巴尔岛国际机场航空港项目推行的学徒制至关重要。“我们项目实施了学徒制,一名中国工人带三个当地工人,自己上手干的同时也指导当地工人干活,并进行检查验收。我们还会定期组织学徒评比,激发当地工人学技术学知识热情,让更多中国智慧能够留在非洲大陆。”熊玉章说。

        高峰期时,该项目400多名中国工人与2000多名当地工人一同作业,许多和BARAKE一样的当地人逐渐从学生变成了老师,带动更多当地人为家乡建设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