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安南湿地公园散步,享受惬意时光 ■记者 董一鸣/摄
位于南六环新凤河沿岸的安南湿地环保主题公园国庆期间正式开园,不少游客走进这座新的城市花园客厅“抢鲜”体验,享受惬意时光。经过三年的建设,这块总占地面积551亩的棕地变绿地,公园内朝凤广场、凤桥渡屿、林矶晚坐等成为市民争相打卡的热门景点。
作为新凤河流域两处河口湿地之一,安南湿地环保主题公园位于安南支流入新凤河河口处,承担着收集和净化瀛海地区面源污染的重任。通过湿地水生植物的吸收,湿地填料的吸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有效消减新凤河面源污染、稳定河道水质、保护河道水生态系统,发挥了环境保护功能。公园设计处理规模2.23万立方米/天,非雨季出水标准为优于地表水Ⅳ类,雨季出水标准为地表水Ⅴ类。
这里曾是飞沙扬尘的厂区。如果不是宣传栏的老照片,难以想象这里曾经是一片工业大院拆除腾退的棕地。厂区内集中了诸如锅炉厂等污染企业,排放的废水经简单处理后直接汇入河道,影响了新凤河的水质。
3年来,北控水务通过持续生态改造建设,在旧厂房上建起了一座占地551亩的湿地公园,为南城增加了一处城市“绿肺”。走进公园,池塘、喷泉、栈桥、健身步道以及各类花草树木映入眼帘,包括凤栖湖、林矶晚坐、凤桥渡屿、凤栖台、朝凤广场、花田澄碧、湿地趣味体验区、心栖湖、锦绣繁瀛等10个景点。
公园由北部高地的前置塘、中部花海丰盈的功能湿地及南部水波潋滟自然蜿蜒的表流湿地构成。通过利用植物与水系形成山水环境,把生态功能湿地、文化景观元素、田园郊野风貌、湿地水系景观进行有机融合,形成由北向南山林环绕,水系流动的空间格局,稳定水质和保护新凤河水生态系统。
作为公园的核心景观,表流湿地位于公园东门入口处,因湖区设计有6座形如凤凰羽毛的生态岛屿,取名凤栖湖。这里是公园景点的主要分布区,栈道、栈桥、市民活动广场均分布于此。湖心有三棵大杨树,在公园还是工业大院的时候它们就屹立于此处,见证着区域环境的逐步改善。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公园前置塘、潜流湿地区实行半封闭式管理,表流湿地岛屿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最大程度减少人对自然的干扰。
红色的再生跑道上,不时看到孩童嬉戏游玩、青年奔跑健身的身影。这些跑道其实来自“放错位的资源”,跑道基层、垫层及面层,全部以破碎和筛分后的建筑渣土为材料,建设该公园共消纳了3690立方米的建筑渣土。公园广场的铺设也以拆除腾退产生的旧红砖为主要材料,共回用旧红砖39.6万块。
双节期间,为让更多的人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公园沿游园路线设置了多种形式的环保科普知识宣传和互动设施,开发了针对大人和儿童丰富的环保教育课程,设计了为周边社区参观苗圃、体验自然、举办活动、植物栽培和旧物交换的场所。占地5000平方米的湿地趣味体验区,能让游客直观地了解整个湿地水质净化过程。
这个十一,住在附近的张女士没事就带孩子过来,亲近大自然,已经成为家里人最爱的景点。张女士说,“游园的同时还能收获不少生态知识,这个假期过得太充实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