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电脑上呈现的数字模型图照进现实,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通航的大兴国际机场如今迎来通航一周年。10月30日,“新中国大工匠智慧——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主题展览”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开启序幕。展览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

        此次展览聚焦大兴国际机场建筑设计中诸多细节,其中1:100的C形柱局部展开模型和贯穿整个展厅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剖透视长卷》更是让人重温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大兴机场的智慧巧思。

        通航一周年客流达预期

        今年9月22日,大兴机场总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大关,航班正常性水平在全国主要机场中排名第一。作为刚刚通航一周年的大型新机场,大兴机场完成达到客流量设计预期目标。据了解,疫情前大兴机场旅客人数单日约为4.6万人,目前大兴机场平均每天旅客量已增长至9万人次左右,10月25日,冬航季航班计划执行首日,大兴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0.66万人次,这也意味着大兴机场国内航班已经全面恢复至正常水平。

        除客流量完成设计预期目标之外,轨道交通使用比例数字喜人,“从交通出行体验来讲,大兴机场从位置上给出行旅客的感觉是比较远的,但是因为大兴机场轨道线路的便捷性、快速性和通达性,比我们预期多了近1.5倍的乘客选择了轨道交通出行。”大兴国际机场航站区工程设计总负责人之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师王亦知告诉记者,大兴机场线与大兴机场接驳紧密,更可以在草桥站进行提前值机,方便旅客同时节省时间,这都是越来越多的旅客选择轨道交通出行的原因。

        机场长卷透视设计巧思

        此次展览重磅无疑是贯穿整个展览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长卷》,十余名北京建院青年设计师们利用业余时间使用自己手中的笔勾勒出大兴机场百余项设计巧思。记者在现场看到,机场长卷以一种艺术透视兼具趣味性的方式向观众们展示了大兴机场百余项设计细节,长卷中包含轨道交通、停车场、行李运输等与旅客密切相关的设计细节。“长卷使用了散点透视法以及模拟对话、介绍说明的方式展示设计细节,这次我们选择以观众的角度去看机场,而非建筑设计师。”王亦知说。

        此外,展览中还展出大兴机场鸟瞰模型以及按1比100比例制作的C形柱局部展开模型。C形柱展开模型以分段展开方式“剖析”隐藏在其中的秘密。C型柱顶端使用的特殊涂层让自然光照进机场,据了解,这种特殊涂层材料可实现可见光反射率不低于95%,且反射光线具有漫反射特性,均匀无光斑,有效节约室内照明能耗。

        商业规划提高出行质量

        C型柱在大兴机场中更像是“地标”,有旅客表示,C型柱的周边不仅设有扶梯,更分布着机场内琳琅满目的商业资源。核心区通透的设计为人们提供了最大化的公共空间和最通透的视觉体验。

        “对于经常出行的旅客来说,好的机场服务可以提升旅客的出行质量。”王亦知表示,目前机场平均旅客量已经达到10万人次,百余家商铺入驻更给机场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活力。据了解,某快餐品牌大兴机场店的单日销量曾创下该品牌亚洲销量冠军。

        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北京建院,在首都发展中留下许许多多城市记忆。“从人民大会堂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筑都是以跟进时代、反映时代并推动时代发展的角色出现,为传承与创新提供载体。作为城市的建设者、服务者的我们,应当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国经典建筑文化,积极探索前沿创新理念和顶尖技术手段,共同推动建筑事业的进步,共同推动城市的健康发展。”北京建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全胜在展览上表示。

        据悉,该主题展览将免费展出至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