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候鸟迁徙进入高峰,相关专业机构近日监测永定河大兴段,发现记录多种重点保护动物途径永定河并停留。专家分析,时隔25年再次全线通水的永定河北京段,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快速提升,永定河综合治理工作阶段性成效显露。

        永定河是海河水系最大的一条河流,全长759公里,流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五省份,是贯穿京津冀晋蒙的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态大动脉。上世纪60年代以来,永定河流域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过度开发、河道干涸断流等问题突出。系统治理修复永定河,让永定河恢复往日生机、实现清水长流,成为流域内千百万群众的共同心声。

        2016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原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2018年6月,京津冀晋四省(市)人民政府联合战略投资方中交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以“投资主体一体化带动流域治理一体化”的模式开启新一轮永定河治理,拟逐步实现“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的治理目标。

        2020年第二届永定河论坛上,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国升曾说,四年来,永定河流域保护和治理的协调机制已初步建立,各方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以投资主体一体化带动流域治理一体化为核心的“永定河模式”,极大提升了流域治理的成效。

        通过大力推进各地发展农业节水,多元统一调动引黄水、再生水、当地水,永定河累计补水7.59亿立方米。北京段2020年实现25年来首次全线通水,官厅水库以上河段已基本不断流,山西大同、河北张家口等地河套沿线地下水水位显著回升,河流生态廊道迸发生机。

        据了解,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对永定河大兴段(全长约50余公里)进行了一次候鸟监测,总共记录到59种、1300余只,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黑鹳、小天鹅、大天鹅和白琵鹭等7种,天鹅的数量达到了180余只。

        2020年春季生态补水后,永定河北京段全线通水。截至目前,该研究中心对永定河北京段进行了9次监测,记录鸟类达到了100余种,总数近1万只,并在秋、冬季多次监测到珍稀濒危物种——黑鹳,说明重回永定河的黑鹳在这里完成了一个重要的越冬期。

        相关专家表示,永定河经过多次生态补水,在房山段、大兴段形成了多处较大面积的湿地环境,吸引了众多动物在这里栖息,生态效益逐渐显现。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永定河北京段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这里将是天鹅以及其他候鸟的重要栖息地或者重要迁徙廊道,以永定河为轴线的京津冀生态廊道将发挥其重要的生态作用。

        据悉,永定河综合治理将按照“治理、恢复、涵养、提升”相结合的思路,坚持“以流域为整体、区域为单元、山区保护、平原修复”的原则,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突出“水”和“林”两个生态要素,把保障河湖生态用水放在突出位置,加大节水力度,遏制地下水超采,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合理配置外调水,把山区建设成为生态安全屏障、平原建设成为绿色生态走廊,逐步恢复永定河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