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本市共完成挥发性有机物(VOCs)专项执法检查近6000家次,发现各类环境问题总数580余起,立案处罚199起。

          VOCs是PM2.5和O3共同前体物,是协同治理PM2.5和O3的重要抓手,一直以来是本市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个重点领域。据介绍,VOCs来源广泛,通常来讲,包括天然源和人为源。天然源中最主要是植物源的排放,人为源主要是指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城市地区因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布局不同,VOCs的人为源贡献率也有所不同,主要包括机动车尾气排放、油品挥发泄漏、工业企业排放、溶剂使用排放、液化石油气(LPG)使用、生活日用品等。

          北京市坚持疫情防控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两手抓”,持续深化实施“一微克”行动,在推进重型柴油车、扬尘等领域治理的同时,全面推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专项行动。

          今年初,《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行动计划》印发实施,北京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开展VOCs治理工作。

          针对移动源控车减油问题,《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5月1日全面实施后,北京市出台了8个配套政策,4.2万辆重点行业车辆排放实现在线监控,4万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实施规范化管理,依法对多次超标上路行驶车辆进行查处、有效震慑违法行为。制定新一轮高排放老旧车淘汰更新方案,截至5月底,累计淘汰国三排放标准汽油车近万辆。

          本市将清洁生产审核作为治理重点,将VOCs排放重点企业纳入北京市重点排污单位名录,进一步强化监管。燕山石化公司对泵、压缩机等重点环节开展两轮泄漏检测与修复。组织61家重点行业企业开展VOCs“一厂一策”深度治理。截至6月底,共退出68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

          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环境绩效水平高的企业,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对存在VOCs无组织排放、超标排放等问题的企业,加强执法监管。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共完成VOCs专项执法检查近6000家次,发现各类环境问题总数580余起,立案处罚199起。

          市生态环境局表示,下一步,结合近期生态环境部印发的《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将继续坚持长期治理和短期攻坚相衔接,坚持精准施策和科学管理相结合,坚持达标监管和帮扶指导相统一,按照问题精准、时间精准、对象精准、措施精准,深入开展VOCs治理专项行动,让北京市VOCs治理能力和水平再上新台阶,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