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确诊的北京新增新冠肺炎病例,打破了此前已56天没有新增病例的平静。截至6月24日,病例已达269名,这些确诊患者在北京地坛医院集中救治。

          住总北宇物业地坛医院项目团队,作为医院工程运维单位,多年来枕戈待旦防控各种疫情已成为常态。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地坛医院项目部54名在岗职工没有停下过战斗的脚步,他们和医护人员一样,面对危险勇往直前。

          除夕召回放假人员

          “项目部职工特别给力,关键时刻都能往前冲。”地坛医院物业项目负责人孙卫东说。他是党员,也是这个团队的主心骨。自去年9月,孙卫东从西三旗瑞旗家园转岗到地坛医院项目后,每天关注国内外各种疫情。武汉新冠疫情发生后,孙卫东时刻关注疫情发展,尤其对北京地区的感染人数更是多加留意。

          大年三十,北京新冠疫情刚出现苗头,他迅速召回项目部所有管理人员,同时要求北京周边河北、河南、辽宁等地区工人马上返岗备勤。当天,孙卫东带领地坛医院团队实现100%全工种在岗备勤,保障人员复工70%以上。

          “虽然新一轮北京疫情来势汹汹,但我们应对更加从容了。”孙卫东告诉记者,为做好病区的工程运维保障,疫情发生后,地坛医院专门为项目部人员进行专业防护培训和实战演练,使项目部职工对新冠病毒的认知和自我防御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培训后,维修人员的紧张感消失了,同时随着维护工作不断进行,维修人员穿着防护服进入病区进行维修作业已经越来越熟练、从容。与此同时,项目部还根据地坛医院实际情况,新引进多名技术骨干,增强项目部运维能力。

          盛夏巡检犹如蒸桑拿

          增加频次、缩减人数、加快响应速度……面对新冠疫情,住总北宇物业地坛医院项目部一改传统运维方式,重新制定了新的工作方案。

          孙卫东说,过去维修人员一般都是2人一组出现场,实行点对点施工,哪儿坏修哪儿。现在为了减少进入病区人数,做好疫情防控,进病区维修人员缩减为一人。“当维修人员进入病区后,除了要完成既定的维修任务,还要对病区里所有设备进行一次整体巡检,一圈下来最快也需要1小时左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6月13日周六,地坛医院项目部接到院方紧急报修,需要对ICU病房里的空调温度进行监测和调整。原本定好休假的罗铁梁师傅二话没说,及时返回工作岗位,在ICU病房里加了一天班,调试好空调温度后,又对病区里其他房间的空调进行巡检。一圈巡检下来,他的衬衣全部被汗水浸透,同时手指因为长时间被汗水浸泡,手指肚已全部皱褶。“我们每次进病区要穿防护和隔离两身防护服,光穿装备就要花十几分钟,经常还没等进病区,身上的衣服就已经湿透了,外加上防护服密不透风,进入病区后,防护服里就跟蒸桑拿一个感觉。”孙卫东说。

          3天为病区44台空调布线

          6月19日,孙卫东接到院方紧急通知:“3天内完成新建院西区八个应急病区44台新加装空调的电线安装和接送电工作。”孙卫东坚定地答道:“请院方领导放心,保证按时完成任务。”

          这项任务要是放在平时,时间和人员肯定都没问题,但现在是盛夏,又是疫情特殊时期,师傅们进入病区需要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疫物品,还要穿上密不透气的隔离服,干起活来闷热、出汗不说,最主要的是行动不便,大大影响干活速度。为了给一线医护人员创造一个舒适又有保障的工作环境,项目团队必须全力以赴。

          放下电话,孙卫东快速制定工程施工方案,紧急调配工程人员,大量采购急需工程物资。随后,院方医护人员还专门对即将进入病区的工程师傅进行防护知识和行动路线的培训,确保进入病区后的防疫安全。当天,在孙卫东带领下,6名电工师傅陆续进入隔离病区,对三区的3台空调进行电缆布线和电源接送工作。4个小时后,孙卫东等7人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病区。在处置室区域,师傅们花了10多分钟才脱掉防护服,此时他们的脸上都被勒出痕迹,头发湿透,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脱下来的衣服像被水洗过一样,拧出一地水。

          “在里面抢工作业期间,我们几个人一口水都没有喝过,连厕所也不敢去,一直坚持着,希望尽快完成今天的工作任务。”项目部职工司建华笑着说。

          21日中午前,项目部人员顺利完成病区内的空调安装工程。